这项任务,总书记带领省、市、县、村书记齐抓共管,这是怎样的上下合力,这是何等的举国动员。
总书记强调,守望相助、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0多年过去了,这里已经从当年的贫困移民村发展成为如今的江南小镇,从当年的干沙滩变成了今天的金沙滩。
2016年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要健全东西部协作、党政机关定点扶贫机制,各部门要积极完成所承担的定点扶贫任务,东部地区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帮扶力度,国有企业要承担更多扶贫开发任务。要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推广扶贫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做法,通过多种渠道,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改变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对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的对象在深度贫困地区的,要在资金、项目、人员方面增加力度。习近平总书记严肃指出。
主观愿望是好的,但这样的时间表是不是符合客观实际,会不会引发被脱贫、假脱贫?口号喊出去了,到时候做不到就会失信于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凝聚全党全社会力量,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乌蒙山区、武陵山区、滇黔桂石漠化综合治理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贵州处于中国贫困核心区,贫困县达到66个,2012年贫困发生率高达26.8%。
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扶贫始终是习近平同志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花的精力最多。这是改变中国发展面貌的深刻变革曾让习近平总书记感到揪心的四川凉山悬崖村村民终于走下2000多级钢梯,彻底翻越了贫困大山。岁月终将流逝,但精神烛照未来。云南怒江、澜沧江上36座溜索改为桥梁,当地人过江靠溜索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科学精准的行动方略彰显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走出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之路十八洞村,中国脱贫攻坚地标。说起自己的读书经历,她几度哽咽。
今天他们接过前辈的旗帜,承担了新成昆铁路全线最长、难度最高的小相岭隧道建设重任,立志使铁路早日成为沿线人民脱贫致富的加速器。2021年初,北庄村全体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在这首歌曲激励下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情况,表达了继续团结带领群众搞好乡村振兴、过上更好生活的决心。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昆明会见独龙族群众代表时强调,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脱贫主战场也是经济低洼地,这里经济发展长期处于落后地位。
立下愚公移山志,浇开民族精神之花。2月7日,总书记在回信中希望他们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乡亲们更好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宁夏固原市黄河水调蓄工程建成通水,曾经苦瘠甲于天下的西海固地区逐步告别水资源短缺。决战决胜,需要超常规力度的决策部署56万。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将精准脱贫列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如今走进王治强经营的农家乐,一眼就会看到院门口的笑脸墙,上面挂满村民露出笑脸的照片。
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高度,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进坐标中,全面小康是关键一步,消除绝对贫困则是迈好关键一步的关键一跃。脱贫攻坚是啃硬骨头的决战,更带来深刻的社会变革。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故地,走进闽宁镇原隆村,感慨地说:闽宁合作探索出了一条康庄大道,这个宝贵经验可以向全国推广,做一个示范,实现共同富裕。村支书施金通说:精准扶贫激发出家乡的发展潜能,我们对未来信心更足,干劲更大。习近平总书记说,农业领域可以成为双方合作的重点领域,中国不仅可以帮助老挝发挥自然优势,还可以帮助老挝农民脱贫致富。这是提振亿万群众精气神的深刻变革山西大同市云州区坊城新村是易地搬迁村,2018年入住以来,依靠发展黄花特色产业等实现全部脱贫。面对农村贫困人口这一最突出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明确了底线任务: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这里考察脱贫后的情况。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历经苦难辉煌的中华民族,书写壮丽篇章的中国人民,必将在前进道路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我是保洁员,他负责垃圾清运,活儿不累,挣的钱也不少。
这是中铁隧道局集团参加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建设的20多名青年党员写来的。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实现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这场伟大事业注定充满艰难险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强调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将扶贫与扶智、扶志紧密结合,体现了外因与内因的辩证关系。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此考察,走进村民白高山家。8年来,贫困地区基本生活条件明显改善。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这次会议被称为史上最高规格的扶贫工作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两年前,一辈子和庄稼地打交道的老两口在村里的民宿成了上班族。一个个跨越,沧海桑田。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扶贫干部作出高度评价。此时,站在主席台上领誓的县委书记姜仕坤已经走到生命的极限。
习近平总书记笑着补充了一句,这次到重庆来,就抽查你们一个点。望着幸福的一家人,总书记问:你们往后还有什么打算?就是希望日子越过越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总书记的话引来满屋欢笑声。如今生活好了,人家也愿意来了。按照总书记要求,十八洞村着力打造旅游+产业体系,成立农旅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苗绣、黄桃等民族工艺和特色产业,实现抱团发展,带来规模效应,实现整村脱贫。
大家高兴地诉说党的富民政策好,日子越过越开心。一个半月后,这位曾誓言只要还有一个晴隆人没有脱贫,我这个县委书记就不能休息的共产党员,燃尽了生命之火。
从做到六个精准到实施五个一批,再到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推动了扶贫减贫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强调访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对致贫原因把脉问诊,找准穷根,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这一制度体系中,根本是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
总书记在考察中说: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支持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职责。为了这个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不停歇的脚步丈量着贫困角落,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考察调研了20多个贫困村,访贫问苦的每个细节都融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使命情怀。